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數字德陽”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系統建設已進入攻堅階段,目前進展順利,可望按計劃完成。

    四川省德陽市地處成都平原腹地,面積5954平方千米,人口約382萬,是成(成都)——德(德陽)——綿(綿陽)高新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9億元。德陽市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業基地,擁有中國二重、東方電機、東方汽輪機等一批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裝制造企業。境內有“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有西部第一、全國第三的德陽孔廟,有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綿竹年畫。“十一五”時期,德陽的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0億元,力爭達到1000億元;把德陽建設成為“發展最有活力、就業最充分、城鄉差別最小、社會治安最好、生態環境最佳、市民文明素質最高”的西部最和諧城市。為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德陽市委、市政府全方位開展各項工作,高度重視測繪的前期性、基礎性保障作用。根據國家測繪局關于開展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試點工作的部署,德陽市政府積極主動申請,經四川測繪局推薦,被國家測繪局批準為全國的試點城市之一。

    按照國家測繪局的批復,“數字德陽”’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建設由德陽市人民政府和四川測繪局共同完成,為加強項目組織和管理,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了以德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哲為組長,四川測繪局副局長馮先光,德陽市副市長王遠輝、肖龍溪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成員包括德陽市政府辦公室、四川測繪局及德陽市有關部門的負責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綜合組、技術組、數據組和會務及資金管理組,并明確了職責任務。四川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和德陽信息化辦公室在領導小組指導下負責整個項目的實施。

    該項目由前期立項及總體技術設計、基礎數據收集、數據采集、數據建庫和示范工程建設等部分組成。根據國家測繪局建立數字區域地理空間基礎框架、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四川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在項目設計時把國土、房產、統計、工業、農業、人口、醫療衛生、基礎市情等專題數據也納入項目中,為專題信息與地理信息的融合建立示范,同時通過德陽市綜合信息系統、人口管理系統、醫療衛生管理系統、德陽市門戶網站WebGIS系統等,為公共地理信息平臺的應用建立了示范,其設計方案得到了國家測繪局組織的專家組的一致好評。項目建設從2006年1月開始以來進展順利,至今已完成GPS控制網建設,基礎地理數據獲取,專題數據獲取,系統硬件購置,系統軟件購置,1:25萬、1:50000數據整合,已有衛星遙感影像的內外業生產,1:10000尺度數據采集,1:500數據改造;已啟動專題數據轉換與集成,不同專題、尺度要素的整合、編輯,數據建庫及管理軟件開發等工作。目前項目承擔單位正在抓緊進行GPS控制數據庫、數字影像地圖數據庫、數字線劃地圖數據庫、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庫、地名數據庫、元數據建庫、專題數據庫、分發服務系統、示范工程建設等工作,計劃2007年底完成各項目建設任務,提交驗收成果。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