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重點采用“萬米單元網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結合的方式,建設部實施的數字化城市管理試點工程已經在52個城市(城區)實施;近日,信息產業部與天津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其濱海新區將在全國率先建設無線寬帶覆蓋網絡;第三屆中國國際數字城市大會將于9月21日至23日舉行,旨在推動相關數字城市建設技術、設備及產品在城市建設領域的應用,培育“數字城市”產業鏈。據建設部消息,在我國“十五”期間,有120多個城市建設了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400多個城市建設了房產管理信息系統,100多個城市建設了綜合或專業管網系統,100多個城市正在建設空間基礎信息系統。

自1998年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提出“數字地球”概念以來,“數字城市”已經經歷了8年的孕育期,如今其發展方向已經初現端倪。普遍認為,廣義的“數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過建設寬帶多媒體信息網絡、地理信息系統等基礎設施平臺,整合城市信息資源,實現城市經濟信息化,建立城市電子政府、電子商務企業、電子社區,并通過發展信息家電、遠程教育、網上醫療,建立信息化社區。從近期一系列事件來看,無線城市、移動城市已經成為數字城市建設的兩大主要方向。

無線城市從規劃到落實

繼我國北京、天津、上海、武漢等城市規劃無線城市的建設后,天津將在無線城市建設方面“先試先行”。目前,全球無線領域的領先企業紛紛深入天津調研,嘗試無線網絡的部署和無線城市的建設。

隨時隨地的政務和公眾無線寬帶、公共安全監控、應急聯動等元素放在一起構成“無線城市”,政務和公眾無線寬帶主要是為政府和市民提供良好的無線寬帶網絡環境。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無線城市”的概念已被認可,并已被作為衡量一個城市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條件。北美的費城、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休斯敦和亞太地區的新加坡等地,都在計劃鋪設無線城市網絡。中國的城市中,走在前面的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型城市。

2006年8月,上海嘉定新城宣布將打造首個“無線城市”。一方面,嘉定區將采用無線寬帶網絡進行城市全覆蓋,提供無線免費的寬帶上網服務,提供一個高科技的城區安全監控系統以及方便人們出行的智能交通系統;另一方面,建成后的嘉定新城無線城市中的無線網狀網,除了為企業商戶和市民提供無線網絡接入,也可以為公安、消防、急救和公共事業等政府服務部門提供統一協調、指揮調度和一個對社會性突發事件作出高效協同處置的平臺。與此相比,廣東WiMAX建設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商業用戶,尤其是商務熱點地區的企業。據了解,廣東全省所有地市同步建設WiMAX網絡,這將是迄今為止亞太地區最大規模的WiMAX項目。在建設模式的探索中,我國臺灣省的臺北市正在探索采用BOT\(興建、營運、移轉\的模式來解決無線寬帶網的推進問題,即先期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企業資金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并許諾投資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時間內擁有該項目的經營權,到期后再由當地政府收回,管理經營。

專家認為,對于未來無線寬帶網絡的應用以及“無線城市”的實現,政府部門將在其中起到較大作用。對政府來說,遍布城市的無線寬帶網絡可以為市政府、公共安全部門、交通等城市職能部門提供隨時隨地的寬帶網絡接入。這種網絡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政府部門可以提高重大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為城市在重大事件或者緊急狀況下提供快速、及時的救助服務。

移動城市概念漸趨成熟

如果說“移動性”在2006年的數字城市建設中還只是一個趨勢的話,那么2007年的“移動城市”概念已經趨于成熟。所謂“移動城市”,就是利用移動技術,構建一個信息化應用整合與服務平臺,為城市中的居民與企事業單位,提供綜合的、統一接口的移動信息化服務。今年1月17日舉行的“2007中國首屆城市移動信息化創新論壇”宣布著手部署實施移動城市計劃,與會專家認為,目前移動信息化技術已經形成一場新的技術革命,這也推動著“移動城市”概念趨于成熟。

今年以來,借助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機會,北京的“移動城市”建設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北京的“移動城市”建設正在逐步完善中,已經實現的基于移動城市業務平臺的應用包括針對市民個人的實時路況導航、移動本地搜索、移動公交換乘、移動京郊旅游等;針對企業用戶的移動進銷存、無線門戶網站、手機郵箱、企信通;針對政府的城市應急、二維碼自行車防盜等等。如今的北京已經具備了提供第三方合作伙伴快速接入的移動通信能力、應用服務能力、信息源接入能力和業務運營保障能力,并能夠提供公眾動態路徑引導、公交換乘移動檢索和移動本地搜索服務等各類移動增值業務服務。專家認為,北京移動城市建設的成果,標志著我國“移動城市”概念已經趨于成熟。

政務管理是數字城市建設的主要方面。目前,在城市移動政務應用中,基于消息的服務、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和基于位置的服務這三類主流應用已經初具規模。目前出現的基于消息的服務大多數是初級階段應用,例如短信預警、短信公告、短信對內通知、短信對外通知等,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服務包括城管通、警務通等,移動互聯網技術還可以用于遠程數據自動采集。深圳移動已經與水力、電力部門等合作,在智能監控方面利用GPS/GPRS通信技術,實現對所需位置進行實時監控,對遠程設備進行數據采集、自動抄表、數據查詢,對水、電、氣等用量負荷進行自動預警、設備無人化自動管理等功能,從而有效降低維護成本。此外深圳移動采用3.5G微波技術,為環保局開發了環境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無線數據采集和信息傳輸。

交通管理自動化是城市交通管理的必由之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進行城市交通管理自動化研究,建立了“智能交通系統”。如今,采用移動通信技術為智能化交通管理助力已經初見成效。據了解,目前各地廣泛實施的“城市一卡通”項目將城市公用事業不同行業付費方式統一起來,在一定區域內,用戶持同一張IC卡,就能實現身份驗證、流動消費支付、存儲各類信息等功能,大大方便了市民消費,提高了企業運營效率。例如,安徽蕪湖市民使用一張IC卡便可在公共交通、出租車、加油、物業管理、超市等處輕松消費,實現“一卡在手,生活無憂”,盡情享受信息化技術帶來的現代化生活。

觸摸屏與OLED網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每日一條微信新聞,涵蓋觸摸屏材料、觸摸屏設備、觸控面板行業主要資訊,第一時間了解觸摸屏行業發展動態。關注辦法:微信公眾號“i51touch” 或微信中掃描下面二維碼關注,或這里查看詳細步驟